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[原创] 涉天之路   “我们不是做诈骗,我们只是根据每一个人的智商来重新分配他们的财产,抽出与他们智商不匹配的那部分金钱”[24-3-21]
本頁主題: [原创] 涉天之路   “我们不是做诈骗,我们只是根据每一个人的智商来重新分配他们的财产,抽出与他们智商不匹配的那部分金钱”[24-3-21]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涉天之路


級別:禁止發言 ( 8 )
發帖:251
威望:268 點
金錢:681 USD
貢獻:37325 點
註冊:2023-11-06

[原创] 涉天之路   “我们不是做诈骗,我们只是根据每一个人的智商来重新分配他们的财产,抽出与他们智商不匹配的那部分金钱”[24-3-21]



窈窕美女,君子好逑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
 
 
 
 
 

朋友圈被《送东阳马生序》刷屏了,评论区的故事让人破防……


前段时间,一则“终于读懂了送东阳马生序”的话题,在短视频平台刷了屏。



 



评论区里,字字句句,都是成年人的眼泪和悔恨:

余幼时家贫,但仍不知上进,贪玩误学,缺乏志向。偶寄情于山水之间,纵情于男欢女爱,蹉跎人生三十有余。

回忆年少,初读《送东阳马生序》只觉晦涩难懂,不知其意。今观文,悲凉之感油然而生。逐尝人生之艰苦,才懂其意。

教育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。

那时年少无知,理解不了《送东阳马生序》中宋濂苦读的深义,甚至还觉得读书是这世上最无趣、最辛苦的事情,所以终日贪玩享乐,不以为意。

直到后来在社会中摸爬滚打,备尝艰辛,才在痛悔中逐渐明白:

读书虽苦,却是可承受的生命之轻;上学虽累,却是我们一生中最好走的路。

如果你抱怨读书苦,一定要再读读《送东阳马生序》。

也许只有真正读懂了这篇古文,才能在人生中少吃点苦头,不会重复前人走过的老路。




 



《送东阳马生序》中,一代大儒宋濂,讲述了他艰苦求学的亲身经历。

宋濂出身于一个贫寒之家,小时候家里连温饱都难以保障,更别提拿钱去买书了。

但宋濂自小十分好学,为了读书,他厚着脸皮去别人家借书来读;

为了按时归还借的书,他时常在寒冬腊月里抄书到深夜,连砚台结冰了也不肯停下。

因着宋濂的这份守信好学,当地很多藏书人家也愿意将书借给宋濂,他因此得以遍观群书。

就这样,一直到加冠之后,宋濂又开始一个人外出求学,增长见识。

当时他求学的地方离他家有百里之远。

寒冬腊月,他只能穿着一袭单薄的衣裳,顶着凛冽的寒风,在深山峡谷中艰难行走。

等到他走到学舍时,人早已冻得手足皲裂、四肢僵劲,好半天才能缓过劲来。

即便求学之路如此艰难,依旧没有熄灭宋濂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求。

哪怕在学舍中遭到了老师的斥责,听到了同学对自己的嘲讽,宋濂也丝毫没有退缩。

他总是会等到老师气消了再去请教,直到弄懂方才罢休。

如此持之以恒、锲而不舍,宋濂才凭着那份寒窗苦读勤且艰的意志,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成为“明朝开国文臣之首”,后来还奉命为太子朱标教授“五经”。

所以,你说读书苦吗?

必然是很苦的。

但这条艰难的求学路,也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改变命运唯一的道路。

更何况,今天的大部分学子求学,不必深夜抄书,不必长途跋涉,更不必经历寒冻之苦。

既如此,又有什么理由不刻苦读书,去为自己搏一个锦绣前程呢?

有句话说得很对,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,所有的一鸣惊人背后,必然是日日夜夜的勤勉和奋斗。

所以,别抱怨读书苦,别觉得日复一日的读书生活,枯燥得让你难以忍受。

要知道,麦子破壳难,稻谷抽穗苦。

只有先经历了这段被苦难淬炼过的日子,你才能破茧成蝶,成为你想成为的人,拥有你想拥有的人生。




 



时至今日,还是会有不少人说,自己不读书,一样可以出去打工,一样可以挣很多的钱,“读书,只是在吃无意义的苦。”

这样想的人,不妨先来看看一些人的故事。

纪录片《18岁的流水线》中,有这样一群过早离开学校的孩子。

他们自愿辍学,进厂打工,本以为逃离了学校的桎梏,结果坠入了生活的旋涡。

1995年出生的杨鹏,初中毕业就去厂里打工,干的一直是厂里最苦的工种——修理工。

好多次,杨鹏的手指被锋利的撬刀割伤,带他的班长也只是熟练地给他进行简单包扎,随后又催促他快点回到流水线上继续工作。



 



讲到这里,我想起现实版《送东阳马生序》的主人公,陈时鑫。



 



他出身于四川凉山的一个贫苦家庭。

当别的孩子都在无忧无虑享受童年时,他却只能在田间劳作、插秧、割谷、喂猪……

生活的不易,让他从小就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。

为了走出大山,改变命运,他上山捡菌菇和挖草药,以此来赚取学费。

初中三年,为了省钱,他每天骑车十几公里,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。

冬天的严寒让他双脚长满冻疮,夏天的雨水也常打湿他的书包衣裳,这种种艰难,却从未让他有过放弃读书的念头。

终于在努力了很多年后,他考上了南京大学,走出了落后的大山。

2022年的时候,他更是以大四学生的身份,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全奖直博录取通知书。

还有那个“走了很远的路,吃了很多的苦”的黄国平。



 



他整个童年都笼罩在贫穷的阴影之下。

但他没有退缩逃避,而是用了二十多年的时光,去读书,去与之对抗。

最终他胜利了,凭着一纸中科院的录取通知书,彻底改写了自己的命运。

现在的他,已经成为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。

其实,说到抱怨读书苦,浸润在苦难中的他们,比谁都有资格抱怨,但他们没有。

为什么?

因为人生若是灰暗,再多加抱怨,便是自熄炬火;

因为命运若是不公,还不读书,便是自甘平庸。

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一条不成文的规则——“知识改变年薪,文化改变命运。”

白岩松曾说:

“孩子,除了上学,真的是没有其他的路能走。考试不是唯一的路,却是最公平的那条路,不读书,你拿什么和别人拼?”

我知道,读书的确不是一件简单舒服的事情。

但在没有更多的选择之前,请告诉不想读书的人:

只有脚下的书本,才能垫高你人生高度,让你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近;

只有见识,才能化作庇护你的大伞,带你穿越风雨,去看更广阔的世界。




 



网上有一个关于“人生十大憾事”的投票,得票最多的选项赫然写着:

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学,以致此生碌碌无为。



 



这个回答,是800多万人的悔恨,也是800多万人留下的警钟。

现在仍有书可读的孩子,比这几百万人都幸运,因为他们仍有大把的机会。

所以请告诉不想读书的人:

哪怕你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,没有显赫的家世为你托底;

哪怕你已经做了许多努力,却依旧没有达到理想的成绩。

但你要相信,命运牢不可破的大网里,总会有那么几条不甘平庸的漏网之鱼。

几百年前,寒门书生宋濂做到了;如今,一心苦学的陈时鑫、黄国平也做到了。

那么未来,我们是不是也能像他们一样,挣脱命运撒下的大网,用尽全力书写出一个逆天改命的故事?

最后,让我们再一起读一遍《送东阳马生序》,而后执笔为剑,征战题海,为人生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吧!



 





 





涉天之路,感谢您的支持





  



6aa7a98b***1bd4a   

未使用   
e1df7de66***a47b

未使用   
1c9874b6f***1a39   

未使用   
e51a982***98d8cb   

未使用   
c07666d68***ace3   

未使用   
bc9ca9f***ff7e39       

未使用   
ea5a16***25b63e1       

 

未使用   
643a76a4***18fad       

未使用   
04d688***84506f3






赞(91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3-21 20:05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1(s) x3, 06-01 17:27